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国著名作家见面会在广东东莞观音山举行。
第十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采风团成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徐贵祥,江西省文联原主席兼作协主席陈世旭,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何立伟,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梁平,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杨晓升,云南省作协副主席胡性能,河北省作协副主席胡学文,以及20多位东莞本土作家、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学生代表、媒体记者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参与见面会。
本次著名作家见面会现场交流未设主题,文学爱好者和学生代表及媒体记者自由发问,作家们现场作答。现场交流氛围轻松活跃,其中新颖问题不断,既引人深思也引发现场文学大咖的热烈讨论。
活动开始,江西省文联原主席兼作协主席陈世旭,首先向各位出席嘉宾介绍了采风团作家。他表示,“品鉴岭南”采风活动连续走进观音山,因为观音山始终与中国文学紧密相连,打造文化之山,这里文学氛围浓厚,让众多作家们在观音山上找到了创作灵感,并肯定了观音山多年来一直坚持文化与旅游紧密融合,以厚重的文化底蕴为灵魂、以快速发展的旅游为载体的发展模式。
见面会上,中国作协副主席、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以“两个意外”作为开场白:“一个意外是座谈会又一次看见了学生。”他说,上一次在北京参加文学座谈会,就有一个小女孩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学的担忧。孩子那种失望的神态和语气,现在仍记忆犹新。他表示:文学,应该照亮时代!文学作品既要严格审核,也应该拿给孩子们看,让他们从中得到正能量。在与东莞八中“山峰文学社”的同学分享创作心得时,徐贵祥特别提到了写作的两个支点,一个是兴趣。二是阅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决定成败,也决定幸福还是痛苦走上文学道路。他倡导建立自己的阅读根据地,读有价值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作家詹谷丰的《书生的骨气》值得一看,他建议在座的学生,从读本土作家书开始,走上热爱文学的道路。第二个意外是,“人民文学和观音山合作多年”。他说,人民文学的文坛领先地位毋庸置疑,观音山和人民文学紧密相连,观音山到处漂浮着文学的味道。
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梁平想当地文学爱好者指点迷津。他表示,写作要接地气,要找到自己的文学基因,找到自己的根,这样才会让作品有血有肉。所谓文学的味道,就是找到他的基因和根系,优秀作家一定有自己的基因和根系。
现场有凤凰网的记者向作家们提问:每一个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和味道,那么文学的味道是什么?
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何立伟为此做了精彩回答,他说,一个地方的作品就有一个地方的文化个性。并以鲁迅和沈从文两位中国著名作家的作品进行了有趣的分享,“读鲁迅的《孔乙己》,你就会发现有明显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因为文章里充斥着茴香味,而茴香豆是浙江绍兴著名的传统小吃。而沈从文呢?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所以我们读沈从文创作的小说多数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何立伟说,小说语言分为两种,一种是叙述语言;第二种是对话语言。第二种语言最能体现地域性文化,从音调、节奏、说话方式就能感受出来。他强调,写小说写对话语时,千万不要写官话,不然没有读者看得下去,这样是不接地气,不真实,不具有地方及个人特色的。
见面会上,除了著名作家们的发言深入浅出,使在场的提问者获益匪浅,还有一些参会的东莞本土作家也发表了自己对文学的一些看法,引起现场作家们的共鸣,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王散木说道:“文学能温暖人,但很难养活人”。他说,有一次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参加观音山与《人民文学》杂志社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时,他私下问贾平凹先生,“您写作收入高吗?”贾平凹先生用浓厚的陕西话无奈说,“不高,就是一些字画卖些钱。”为此,王散木向学生代表们建议道,首先要有第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就连很多著名作家的收入也不高,要面对现实,才能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现场有学生代表向作家们提问:为什么这么多不好、且无用的文学热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大行其道,大受欢迎,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的文学作品反而没有人看,对于这种现象作家们怎么看待的?湖南文联名誉主席彭见明,用一封信促成一段姻缘的实例故事讲解了文学是用的,并表示,好的文学是能打动人心的,别人喜欢不入流的文学没有关系,你自己要坚定立场,不要人云亦云,只有多阅读好的文学作品,提升自己文学素养,才能文化自信。他提出有用的文学在观音山该如何呈现。他以远近闻名的观音山万人相亲会为例说,见面只是看到了外在东西,但很难看到内在的,而文学正是提供了一个内在美的平台,因此他建议,将内在与外在结合起来,可以让观音山的相亲文化更丰富。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杨晓升则分享如何提高投稿成功率。他说,写出来的作品能否达到发表的标准,首先一定要有感而发,优秀的作品一定要听从自己内心和灵魂的召唤去写作,写作者不能人云亦云。否则写太多也没有价值。写好以后,给家人和文友看看,能不能感动自己打动他们。如果能打动,投稿被选用的成功率会比较高。他以所在的《北京文学》为例说,现在稿件成灾,因此投稿前要了解投稿刊物的定位,投稿成功率也会提高。他表示,文学期刊除了名家之作,还要有新人佳作,因此他鼓舞在座文友要对自己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品鉴岭南”中国著名作家观音山采风行见面会结束后所有参与活动的文学大咖及文学爱好者共同至文化艺术林植树,为观音山植下文化之树,增添新的文化内涵,在观音山上留下文学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