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消息 根据《2017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的数据,北京是全国最爱滑雪的地区,滑雪人群占全国近四分之一。不过,无论是北京还是全国,绝大部分都是零基础或体验式滑雪者,为了保证其安全上雪、快乐上雪,滑雪指导员需求量大,距离到2022年要培养5万名滑雪指导员的目标,还面临至少4万人的巨大缺口。
对于如何弥补这部分人才缺口,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电视台播音主持人李杨薇认为,除了退役的运动员、体育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还可以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据了解,在北京延庆、密云、怀柔、顺义、昌平、平谷、房山等地区活跃着一批民间滑雪爱好者,他们大多为当地村民,或是因为自身热爱、或是支持冬奥建设,放弃了原来从事的农牧业,转为滑雪教练。有一部分已经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取得了执业资质,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仍存在缺乏系统性的组织,无法将其品牌转化为社会效益等问题;还有一部分相对零散,缺乏专业性和规范性,有待进一步培训使其发挥更大社会价值。
李杨薇认为,将这部分民间人才整合利用起来,不仅可以弥补一部分滑雪指导员缺口、促进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带动更多有滑雪专长的农民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吃上“冰雪运动饭”。
对此她建议,鼓励有社会影响力、专业过硬的民间滑雪团队自主创业、成立俱乐部或社团,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以合法化、市场化的方式提供社会服务,既可以填补滑雪产业的人才缺口,也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收入、使其更有积极性,从而带动更多有冰雪运动才能的农民就业,实现脱贫致富,吸引更多有才能的民间滑雪人才助力冬奥、服务冬奥,形成良性循环与示范效应。
同时她还建议,充分与北京各大滑雪场、滑雪学校、社会团体等合作,开展系统而广泛的培训,最大限度地挖掘民间冰雪人才潜力,帮助民间团队与个人获得“社会滑雪指导员”执业资格,纳入到社会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同时建立民间冰雪人才数据库,掌握民间滑雪人才的基本情况,便于未来将不同水平人才运用于运动员培养、赛事保障、大众滑雪指导等不同层级、不同类别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