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良是江苏厂的一名焊接工人。多年来,他一直是厂内重点项目复杂构件的焊接操作主力。
在焊接行业做久了,冯俊良把自己比喻成一位“铁裁缝”,而要做好这门手艺活,要点就是内外质量过硬。
学徒体验
2000年,全世界都在庆贺千禧年的到来。16岁的冯俊良与一群好友决定学习焊接。有了三年手工焊的基础,他正式做起焊接学徒工。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保焊”像个噩梦包围着冯俊良。“明明觉得自己能坚持,但就是没撑住”,在学习气保焊的过程中,冯俊良对作业时产生的强光、辐射严重不适,经常没到夜里,眼睛就肿胀难耐。
为了缓解疼痛,同伴中有人想到用浸湿的热毛巾敷在眼睛上,敷一会效果不明显,就将湿毛巾绑在头上,又怕弄湿枕头,就在枕头上铺一层塑料纸,忍住不翻身,平躺着过一夜。过两天眼睛消肿了,又继续学。
1
从抵触到习惯,冯俊良克服了生理反应,心理压力却与日俱增,等学习期结束,他焊接的构件就将应用到日常生产中。三年锤炼,冯俊良的焊接技术已经与师傅不相上下,甚至在构件精细程度上做到更好。
苦练技艺
2010年,冯俊良加入了中建钢构江苏厂,已有10年焊接经验的他遇到了两个新挑战。一是如何做好结构复杂、类型多样的构件,二是怎么保障构件外观质量。
当年的同伴大多转行,仅剩的三位兄弟也选择离职。冯俊良留了下来,下定决心提升自己的焊接技术。
二车间以制造复杂大型构件为主,他所在的三工段焊接班更是“大咖”云集。没有经验,他就请教其他师傅,没有时间,他就主动加班。这样一门心思做了一年多,冯俊良才觉得与二车间三工段焊接班“配套”成功。
2013年,冯俊良开始负责海外项目构件制造。不仅是焊接标准不同,也因为使用药芯焊丝、不允许打磨处理增加操作难度。尤其是焊角的质量控制上,整体偏差不能超过1到2毫米。经过嘉玛大清真寺、阿布扎比机场、埃及水泥厂等项目经验积淀,冯俊良焊接的构件常作为样品宣传推广。
赛场练武
2016年,江苏厂搭建“焊工大擂台”,供全厂焊工技能比武。通过在板对接立位焊、板对接横位焊、T型板角接焊缝立位焊三个项目上多轮角逐,冯俊良最终斩获年度“擂主”。
之后,他又多次参加公司、行业组织的各类比赛,获得“广东省技术能手”、“中建钢构优秀员工”、“蓝领功勋人物”等荣誉。但他觉得,还是与带过他的老师傅擂台比武最为“痛快”。
事实上,冯俊良的擂主之路并不顺畅,他也有过这个月拿下头名下月又痛失的经历。他坦言,技能比赛很重要,“不是能斩获多少荣誉,而是可以在比拼中看到与别人的差异,有对比才有超越。”
他又谈起初进钢构和老师傅们制造天津高银117项目构件的往事。面对一块70毫米的厚板角焊,他尽全力也只是保障构件质量合格,而旁边老焊工制造的构件不但焊缝纹路清晰,探伤合格率也高。
转型管理
2017年12月,冯俊良被提为班组长。虽然职称不高,但分量很重,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角色转变中,冯俊良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保障”的管理理念。为保障安全生产,他尤其注重消除人的不稳定情绪这一“安全隐患”。为保障质量,控制成本,他致力于提升构件探伤合格率,降低构件返修率和设备维修率。为保障制造进度,冯俊良不断细化计划,并当好“万能替补”。
从“一门心思干焊接”到“尽责担当搞管理”,冯俊良对其中变化颇有感慨。他坦言,从事管理后,焊接技能一定会有所生疏,这无法避免。但看到更多人焊接技术提升,成就感也更浓了。
但是,当空余时间,你还是能看到冯俊良全副武装,在钢构件森林中专注焊接的身影。
钢构工匠
2018年8月,冯俊良被调到五工段做焊接班长,在与相处8年的同事告别时,他用力地拥抱了每一位兄弟,安慰大家说,“工作安排首先是服从,你们好好干活,安全还是要放在首位,有事随时找我。”
2019年1月,冯俊良获得江苏省十佳行业工匠。3月,冯俊良种下专属的“功勋树”。而关于未来的各种可能,冯俊良只回答了“做好本职工作”,在他看来,这句话的分量足够沉重。
谈起工匠,他更喜欢用无名小辈来形容。“我说得不专业,但我觉得,工匠,其实就是在自己的行业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而我,可能就是在用19年的行动,坚持了16岁的一个想法。”(文/徐森、倪未、鲁莹)